喧哗与骚动
喧哗与骚动
有些小说是以前读不下去就会绕道而行的,《喧哗与骚动》就是其中之一。作者福克纳是位文学巅峰上的人物,被视作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因为他的创新,颠覆了传统写作手法,影响后来许多欧美作家。但他的小说非常难读懂,记得第一次接触福克纳的书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一次能把整本小说读完,但总有一些契机让我又想重新拿起它。
《喧哗与骚动》题目出自莎士比亚麦克白的经典台词:“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小说采用的意识流手法,也经常让人非常恍惚,难以辨识场景的真实性。时间切换得毫无征兆,有时就像电影的蒙太奇,充满了跳跃,没有逻辑性。但是一个个意识,又巧妙地刻画了人物,叙述故事情节。虽然碎片式的段落读起来颇费精神,但不断地从中寻找线索,如同拼图最后被完成,也是非常有乐趣的。
康普逊家族曾经是南方的名门望族,但到了杰森这一代已经开始没落。他与妻子感情不美满,平时嗜酒如命。生下三儿一女后,悲剧延续到孩子身上。二女儿未婚先孕,给家族带来了耻辱,在被扫地出门后,不知所踪。女孩儿的不幸给他的兄弟们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大哥昆汀因为她而自杀,弟弟杰森因为恨,百般折磨姐姐的孩子。还有他们最小的智障弟弟本杰明,一直对姐姐念念不忘……
长达几十年的故事被作者高度压缩在四天之内,通过每一位叙事者的不同视角,讲述了他们对整件事的所思,所感。人物通过自己的心理活动,把外在世界投射到内在的反应如实再现。在流动的意识活动中,我们读到了每个人隐秘的精神世界。作者通过独特的文字处理方式,让人们在阅读时深陷其中,经常被割裂的记忆模块,如同俄罗斯方块一样,需要找到那个契合的点,才得以消解。
从每一个叙事角度出发,我们读到了人与人之间截然不同的思想。即使在相同的环境中出生长大,有相似的遗传基因,每个人的性格差异还是大相径庭。酒鬼,白痴,精神病,虐待狂,偏执狂……这些杂乱无章纠缠在一起的形象,在作者的笔下竟然有一种有趣的和谐,有些地方甚至是黑色幽默的。仔细阅读,会发现中间很多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其实是作者的刻意安排。
文中大篇无标点,无分段的文字不断考验着读者的耐心。以前时常读不下去就跳过,但发现根本绕不过去。如同病人的呓语,很难用正常人的思维去解析,这种完全颠覆传统认知的阅读体验,需要极大的耐心去完成。新版的印刷还有各种彩色字体,大小不同的字号,也让人努力猜测作者的意图。好在因为读过很多遍,终于厘清了情节和人物关系,不需要再纠结故事的发展脉络。
细细品味,终于可以读出点意识流的好处。如果不带着审视探究的眼光去读,福克纳还是有许多打动人心的地方。跟着书中人物自由地徜徉在他们的世界里,体验所谓富贵之家背后的真实生活。在为康普逊家族悲剧命运扼腕叹息的同时,感慨平凡人生的种种好处。人能活得自在,不扭曲就是幸福。好的生活是自己舒心,让跟自己在一起的人也舒服。外界的喧哗与骚动不要影响自己内心就好。
喧哗与骚动
知道这个小说来自于余华推荐给易烊千玺的书单,我很好奇,于是决定一睹书中风采。
结果几经成为了我的催眠曲,一看就睡,因为文章高度的跳跃性和完全没有逻辑的片段拼凑实在考验理解力和记忆力,我看得昏昏欲睡。
直到某个下午,我很有仪式感的搬了条虽然破旧但还算结实的皮质靠椅到我房间的阳台上,手机里流出轻柔略带悲伤的钢琴曲作为阅读此书的背景,阳台外满眼青葱,高大的椰树和低矮却茂盛的芒果树刚刚好为我遮住了头顶的艳阳,余下的只是阳光在地面跳跃出的斑驳碎片,从大海那边吹来的凉风惹得树叶咯咯直笑,蛙鸣声声不休,偶尔还有几只慵懒的胖猫走过,看见我也会时不时打声招呼,我摆好了最让自己舒服的坐姿靠在皮椅上,然后渐渐进入了书中的世界。
《喧哗与骚动》这名字来自于莎士比亚的悲剧《麦克白》中麦克白说的一句经典的台词,他说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
而在福克纳的整个小说中的人物似乎也都是在围绕着这句台词而展开,小说是站在四个独立而又有些千丝万缕联系的人的角度来展开的,每人表述些自己正在经历的或者记忆里的一部分,就像一幅精美的刺绣在创作时,分工给了四个人,他们每人绣着自己的一部分,但这一部分注定于另一部分也无法分离,待刺绣完成后,便是一整幅完整的作品。
这四个人中,第一个,班吉,便是纯粹的一个傻子,三十三的年龄三岁的智商。他爱家门前的草坪,爱他姐姐凯蒂,爱火光,还整天爱无意识的嗷嗷叫。可想而知,一个傻子的自述回忆以及意识是多么混乱不堪,这样的无逻辑的片段就这么被拼凑在了一起,看了不想睡觉才怪。
第二个,昆丁,应该算个疯子,是第一个傻子的大哥,在傻子和疯子之间有个正常的女孩子,叫凯蒂,也就是傻子的最爱,但是却因为从南方女性过于看中贞操的重要中走出来,走过了头,反而成了最轻佻放荡的一个,她约会情人,生下私生女,然后跑路了。因为这个事情,他的大哥,也就是这个疯子,因为从小受到了他父亲悲观思想的影响,以至于他形成了一套已死为美的世界观,因为他不愿接受自己妹妹凯蒂的放荡让他们家族蒙羞,所以他宁可选择说自己和妹妹乱伦,然后他想带着妹妹一起进地狱,在地狱的烈火中守住妹妹的贞操。
他的自述是在发生了妹妹生下私生女,却又找了另外一个男人结婚,后来这个男人发现自己被带了绿帽子后,又把他妹妹凯蒂给甩了,而因为他的父亲卖掉了他弟弟班吉最爱的草坪,也是家里最后的一块资产为了送他去读哈佛一学期书,所以他决定在不浪费学费的情况下读完这一学期后自杀。
他的近乎病态的对死亡的追求和热爱让他精神也接近疯狂,所以在他的自述和回忆中依旧混乱不堪,但相比第一个他的傻子弟弟班吉的已经好很多了。
也是在读他的自述中段,我开始了有仪式的阅读。
第三个,杰生,是他们家里唯一正常的男人,可是他是个大反派。他是凯蒂的弟弟班吉的哥哥,是他们母亲最爱的孩子,也是他们母亲认为家里唯一正常听话的孩子也真正遗传了祖先基因的孩子,但是很显然,像祖先并不是好事,因为他天生拥有的自私自利吝啬和贪婪都使他成为一个落魄的南方资产阶级代表,他辱骂黑人,痛恨自己的姐姐凯蒂仅仅因为凯蒂的丈夫本来打算给他一份银行的工作,但是因为发现了被戴绿帽子,所以甩掉了凯蒂而让他失去了这份工作,让他沦为了一个杂货铺的店员,而痛恨他的姐姐。
当然他不止恨他姐姐恨黑人,他几乎恨所有的人,他从小就特别爱告密,又爱监视别人,他的东西宁可毁掉也不会白白送给别人,他的钱一点一滴都要攒起来,他还私自占用他外甥女也就是凯蒂的私生女的抚养费,是整个小说中正常的大反派,人性本恶的代表。
最后下场也更惨,十六年来苦行僧一般的过活,一分一厘都攒下的钱和私自占用的钱全部被他外甥女给偷了,而且他还不敢报警说实话怕被抓。这都导致他在接下来的五年内睡觉都多次被惊醒,也算是巨大的打击,应了坏有坏报这话。
第四个应该是最让人舒服的,康普生家的黑人老保姆迪尔西,讲述难得正常了。这是一个善良和蔼的老太太,陪着康普生一家人经历了从衰败到消失。她永远在尽她的努力照顾着康普生太太,那么整天哭哭啼啼自怨自艾的老太太,和她看着长大的几个孩子,还有后来保护被杰生不受待见的凯蒂的私生女小昆丁,她的厨房无论何时都是全家最温暖的地方,她也是那个自私自利的杰生最怕的人,因为她的存在,让整个衰败而颓废的康普生家里滋生出了人性美好复活的希望,作者也通过她在讴歌黑人以及普通人内心朴素的纯朴和善良,是大众应该都会喜闻乐见的人物了。
最后,我觉得作者后文的讲述应该是全文的亮点,有许多前面不明的地方,在后面的讲述中一下豁然开朗,最后基本上也都给了我们一个主要人物的结局。
不喜不悲,不好不坏,甚至于又会重新回想到麦克白的那句话,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但是却毫无意义。
福克纳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是哪部作品?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美国作家,生于美国密西西比州新奥尔巴尼的一个庄园主家,南北战争后家道中落。 00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福克纳在空军服过役。战后入大学,其后从事过各种职业并开始写作。《士兵的报酬》(1926)发表后,福克纳被列入"迷惘的一代",但很快与他们分道扬镳。《萨拉里斯》(1929)问世之后,福克纳的创作进入高峰斯。他发现"家乡那块邮票般大小的地方倒也值得一写,只怕一辈子也写不完"。怀着这样的信念,他把19篇长篇和70多篇短篇小说纺织在"约克纳帕塌法世系"里,通过南方贵族世家的兴衰,反映了美国独立战争前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社会现实,创伤了20世纪的"人间喜剧"。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和《我弥留之际》(1930)、《圣殿》(1931)、《八月之光》(1932)、《押沙龙,押沙龙》(1936)等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00福克纳后期的主要作品有《村子》(1940)、《闯入者》(1948)、《寓言》(1954)、《小镇》(1957)和《大宅》(1959)等。此外还有短篇小说、剧本和诗歌。 00福克纳虽是南方重要作家,但他的作品当时并不受重视,直到1946年美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马尔科姆·考莱编选了《袖珍本福克纳文集》,又写了一篇有名的序言之后,福克纳才在文坛上引起重视。特别是萨特、马尔洛等人的赏识,使福克纳名声大噪。 00在艺术上,福克纳受弗洛伊德影响,大胆地进行实验,采用意识流手法、对位结构以及象征隐喻等手段表现暴力、凶杀、性变态心理等,他的作品风格千姿百态、扑朔迷离,读者须下大功夫才能感受其特有的审美情趣。 001949年,"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作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福克纳获诺贝尔文学奖。
《喧哗与骚动》
故事梗概:
一个没落的贵族,有四个孩子(班吉、杰生、昆汀、加迪),爸爸妈妈,舅舅,以及黑人仆人黛西和她的儿孙们。班吉是一个智障,最喜欢的是火、镜子、自己那块土地和姐姐加迪。为了供老大昆汀去哈佛念书,妈妈将班吉的土地卖了,但在一番哭闹之后班吉就忘了此事,因为还有火、镜子和姐姐可以看。妈妈为了尊严(虚荣),一直没有将班吉送到疗养院,坚持在家里抚养,这给家庭增加了不少负担。同时,加迪的婚前失贞也给这个家族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大哥昆汀最终自杀,自杀原因目前我理解为他本身性格懦弱,不堪担负起一家之长的重担,尤其是这个千疮百孔的家庭。而杰生其实是我最喜欢的一位人物,看似有冷漠、无情、没有爱心,吝啬等等性格特点,但恰恰是他在大哥自杀后保护了这个破败的家庭,让它得以维持。
读这本书的时候是在对作者福克纳意识流手法一无所知的前提下开始的,第一页和第二页反复看了三遍,渐渐揣摩出主人公的视角与部分人物性格。第一章开篇是以一个先天性智力有障碍的人——班吉——为第一视角而写,通过班吉看到的事物和听到的别人说的话,虽然没有明显的剧情,不过能够感觉出作者想表达什么。虽然每一章都有一个主要人物,会以他的视角来写,但这个视角也不是定死的,是会经常变换,并且不加任何提示。一个段落中第一句可能是班吉看到的东西,第二句就变成了卢斯特,第三句就变成了一个加迪的内心独白。
下文斜体字均是书中的语句。
1928 年4 月7 日 第一章 班吉
分析写作手法:
1.描写“冷”
他说着把我的手放进兜里。我能听到他踩过落叶时发出的窸窣声,还可以闻到那沁凉的寒气,连门也是冷冰冷冰的。
(1)放进兜里。从动作上描写。
(2)听落叶窸窣声。从外部环境上描写。同时落叶具有一种营造凄凉氛围的作用。
(3)“闻”到寒气。寒冷不仅从皮肤的触感上感知到,甚至从鼻子吸入的凉气感知。
(4)冷冰冰的门。最后一句再次点题——冷。
我不觉得大门有多冷,却依然能闻到明晃晃的冷气。
“闻”到“明晃晃”。依旧是通过鼻子感受冷。同时加上形容词“明晃晃”,使冷气有一种逼人的强势。明晃晃也给人以干燥、透亮的感受,与阴冷区分,侧面点明了地理环境。
我们跑上台阶,从明亮的冷气,跑进阴暗的冷气里。
冷气用明亮和阴暗来形容,感染力极强,仿佛置身其中。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碰到的细节,只是没有用这种方式表述。
2.对话如何推动情节
(1 )“我还是不放心。”妈妈一边说着,一边被黛西扶着上了马车,“不过,话说回来,或许出个什么事对我们大家都好。”妈妈说。
有画面感。一边说着,一边……
(2 )黛西走上台阶去:“您说她还是孩子,”她说着拉起妈妈的手,“他都有…… ”
没有指向性的词:说、说道。直接动作跟着话:“”。
(3 )“真冷啊。”加迪说,“看。”她打碎水面的冰,捡起一块贴在我的脸上。
可以直接描述出来的情景——天气真的很冷,加迪打碎了水面的冰,捡起一块贴在我的脸上——这样直接叙述出来也可以,但是不生动。没有画面感。说话这种形式让文字动了起来。
3.体现“班吉”不正常
正因为班吉的心智只有几岁,所以以他为第一视角的文字世界反而唯美、诗意。像孩子一般纯净。
火从镜子里跳了出来。
加迪和杰生在镜子里打斗。
结尾
爸爸走到门口,在此看看我们。然后房间有变黑了,他站在黑色的们那里,然后门也变黑了。加迪抱着我,我能听到我们周围的一切以及黑暗的声音,我还能闻到其他的一些东西。然后黑暗开始慢慢扩散,一如既往以光滑而明亮的姿态,直到加迪也这样说的时候,我已经睡着了。
1910 年6 月2 日 第二章 昆汀
最混乱的一章,内心独白极多,并且没有标点符号、断句,意识流色彩最重。并且这一章的意向很多,比如表、影子。
1.主题——时间。这一章会经常出现与时间有关的东西。
当窗框的影子出现在窗帘上的时候差不多到了七八点钟。 (侧面描写时间)
它的喉咙抽动的速度比任何脉冲都快。(一只麻雀)
像九月草丛中的蟋蟀。
就像十二月被抽干了水的沼泽地。
即使在这个随处都能见到新娘的好月份里。
爸爸说: 我把它送给你不是让你记得时间,而是要你有时候忘记时间,不要想着用太多力气去征服时间。
过去不存在。现在存在。过去存在过。现在即将不存在。
2.有一些句子隐晦的表现了昆汀是同性恋,这些只言片语混杂在冗长的章节中,非常不明显。
施里弗是我的丈夫。 第一人称是昆汀,而施里弗是他的大学室友。
我爱你从第一次看见你我就爱上了。
来看看 它简直就是纤纤玉指啊 看 洁净无瑕 一点褶皱也无 看啊—— 加迪的未婚夫赫伯特对昆汀说的。
3.意识逐渐不清晰
我走到桥边时,我开始感受到有水。
水是可以看到的,或是皮肤接触到,但这里直接用“感受”这个不确切的词,表明昆汀的思绪已经开始有些混乱。
逐渐的,后文开始出现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但是会句子之间有空格分隔开来。直到最后,昆汀的思绪已经开始近乎疯狂,书中的句子已经连空格都没有,大段大段的文字堆砌在一起。他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的思想,这些想法喷涌而出不加节制,非常混乱。
4.一段话描刻画人物形象,动作细节生动,准确到位:
他轻微地碰了下我的手臂 ,他的手是那种又老又轻的黑人的手。“听着,这不能对外面的人说,我不介意告诉你是因为,不管怎么说,你我都是自己人。” 他向我靠近了一些,快速地说,眼睛却没有看着我 ,“现在我是要放长线钓大鱼。等到明年,咱走着瞧。你就会看到我在那里游行,我不必告诉你我会怎么做;我只会说,等着看吧,我的孩子。” 这时,他的眼睛才开始盯着我,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身体利用脚后跟转了回去,还在不停地向我点头 。……
5. 每个人都是自己道德品质的独裁者。
每个人都是自己道德品质的独裁者,但是不要让人预先设定另一个人的幸福。
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道德标准,他拿这套标准来衡量自己和他人。同时也拿这套标准禁锢了所有人包括自己。这些人还爱用自己的这套标准灌输给别人,别人要完全接受。在这个故事中就是妈妈认为昆汀一定要去哈佛念书,于是在做了很大的牺牲之后终于让昆汀去了哈佛,然而这并不是昆汀想要的。
6.第二章的时间线。越到后来越混乱,天马行空,过去与过去相互交织。
起床、看施里弗(是昆汀室友,昆汀可能是同性恋)上课、表碎了、吃早饭买雪茄、去修表店、买熨斗、坐公交(回忆坐火车碰见黑人和上课)、讲有钱人的儿子杰拉德、加迪的丈夫赫伯特、母亲的内心想法(爱杰生,想逃走)、坐电车(差一刻中午十二点)、碰到钓鱼的三个人、面包店碰到小女孩、甩掉小女孩、又回来找她并送她回家、被女孩哥哥打、进警局、被释放、与施里弗斯波特和布兰特太太的对话、回家处理伤口。
绝望的盛怒悔恨和痛失所爱袭来。 这是昆汀的绝望,为自杀埋下伏笔。
1928 年4 月6 日 第三章 杰生
认为只要一个人做了什么我不懂的事情,就存在猫腻的人 ——被骗心理(像老年人)。体现他世故的性格。
这一章的主人公杰生是在康普生家族中比较普通的一个人,思想接近大众,所以这一章的语句读起来很通顺,没有那么多的呓语一样的文字。
赶快回家,让我母亲确信我没在那辆车上见过你。尽量让她相信,我真的不知道那个男的是谁。尽量让她相信,这不是真的:我只有十步之差导致没有在那个沟坑里逮到你。也尽量让她相信你一直是向上的。
通过这段话,对杰生的形象有了很大的改观。他是一个大男人,独断专行,身上带有戾气。他所在乎的就是让这个家维持下去,照顾他的母亲,以及母亲的自尊——即这一大家子黑奴。他了解这位虚荣的女人,知道不能让她知道小昆汀的真相,保护她的“良心”,让她继续平和的生活。杰生没有反抗命运,当昆汀死后,家庭重担落到他身上时,他无力作出改变,只能继续以一副混世的态度处理一切。他也想管教小昆汀,但是母亲极力阻拦。母亲依然单纯的认为小昆汀是好姑娘,而杰生也为顾及母亲想法而没有采取更加强硬的措施。
不过,我怎么会有女儿,因为我怎么能有脸带任何人回家,我对每个人的尊重,是不会允许我这么做的。我是一个男子汉,我受得了,那是我的血脉亲人。
顾家。
1928 年4 月8 日 第四章 黛西
开篇,对黛西的描写。
黛西头上缠着方巾,戴着一顶硬质黑草帽,身穿一条紫色丝绸长裙,披着一个栗色天鹅绒披肩。她在门口站了一会儿,仰着那张布满皱纹的脸看着天空,她伸出一只枯槁的手,掌心如同鱼肚般柔软,然后她将披肩放在一边,仔细审视着她那长裙的前襟。
那条长裙从她的双肩垂下,穿过她那低垂的乳房,在她的腹部收紧,然后又垂下来,后来有微微隆起,因为她穿了好几条内裤,等春天过去,天气变暖,到处呈现出一派五光十色的颜色时,她会将内裤一层层地脱掉。她曾经是一个肥胖的女人,但现在骨架都凸显出来了,松弛的皮肤覆盖在上边,胀鼓鼓的腹部又开始绷紧,肌肉和组织仿若有勇气和毅力一样,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勇气和毅力都消磨殆尽了,只剩下不屈不挠的骨架,像一片废墟或一个里程碑一样,竖立在昏昏欲睡、无动于衷的内脏之上。这副骨架上方是一张面目狰狞的脸,让人感觉骨头都露在皮肉之外了。现在,这张脸对着风和日丽的天空,脸上有种听天由命的表情,又有种小孩子失望时惊愕不已的表情。最终,她转身再次回到屋内,关上了门。
这本书的最后附录中,对所有人物进行了正面身世描写。其中对黛西的描写只有五个字——他们在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