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少华,叶问一共有多少个儿子,名字是什么
目录
1,叶问一共有多少个儿子,名字是什么
三个儿子 叶准、叶正、叶少华
叶问正室为其生两子两女,长子叶准.次子叶正。其妾室为其生一子,叶少华。另还有一女,名字不详。由于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其子叶准、叶正继承父业,致力于向海外推广咏春拳术。叶准在香港咏春体育会、沙田大会堂、香港城市大学、科技大学、佛山科技学院设点授徒。目前,叶准及其门徒在世界60多个国家组织有咏春拳会近3000家。因在世界武术推广的卓越贡献,叶准还获得美国奥委会的嘉奖。
2,叶少华的个人生平
1993年10月21日18时22分,南京炼油厂发生重大火灾,南京消防支队特勤中队接到出警命令后,叶少华同志立即随队赶赴现场,在火灾扑救过程中,他冲锋在前,不怕牺牲,主动请缨参加突击任务,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战斗任务,为扑救这次大火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特勤中队到达火场时,着火的310号油罐顶部已被掀开,大量的汽油流淌着火,整个火场都笼罩在烈焰和浓烟之中。作为特勤中队的一名老兵,面对火魔肆虐的火场,他始终保持沉着冷静的头脑。由于消防车无法靠近着火罐,叶少华便与战友一起,冒着生命危险,排除险阻,以最快的速度将水枪阵地架设到离着火罐只有十余米的洼地上,强行冷却着火油罐和相邻油罐。他不顾强烈的热辐射和流淌汽油的严重威胁,一直坚守在水枪阵地上,较好的完成了火场指挥部交给的先冷却保护着火罐和相邻油罐安全的任务。由于长时间燃烧,310油罐底部阀门处发生泄漏,并引起大火,严重威胁着油罐的安全。22日凌晨1时40分,在接到上级强攻关闭阀门命令后,叶绍华主动请缨,要求参加突击小组。在生与死、血与火的面前,他毫不畏惧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与其他突击队员一起,肩扛一袋袋水泥,奋力冲向油罐阀门处的烈焰之中。此刻,他的眼中只有人民群众生命财产,视烈焰和热浪于不顾,勇往直前。经过近20分钟的努力,终于在凌晨2时许将阀门大火控制并扑灭,为油罐大火的最终扑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2日上午9时20分,经过近17个小时的奋战,总攻时机已经成熟。但由于油罐顶部情况复杂,现有装备无法将泡沫送到油罐顶部,火场指挥部决定组成火场敢死队,强行将泡沫钩管挂上油罐顶部。叶少华同志又一次站了出来,积极请战,主动要求参加火场敢死队。进攻开始后,他与其他三位队员一起,冒着油罐随时可能坍塌的危险,带头抱紧钩管沿楼梯一步步艰难向油罐顶部攀登。由于油罐扶梯严重变形,根本无法直立行走,他只好用腹部顶着钩管,用膝盖跪着往上爬。此时,他的全身重量都集中在两个膝盖上,每行走一步,他都要忍受着骨头和铁板摩擦的剧痛,但是他咬紧牙关,绷紧神经。最后在战友的协助下,将泡沫钩管送上了灌顶。但是困难总是出现在最关键的时刻,由于罐顶边缘无法固定钩管,需要将钩管固定到正在燃烧油罐中央的临时过道上,叶少华冒着随时可能被大火吞噬的危险,一步一步的向前推进,经过近10分钟的努力,终于将泡沫钩管挂到了油罐中央,为最终扑灭油罐大火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油罐大火扑灭以后,为防止油罐复燃,在随后的四天中,他和战友们不顾疲劳,一直坚守在火灾现场监护,直到火场安全隐患完全被消除。在整个战斗行动中,叶少华用鲜血和汗水捍卫了一名消防兵的铮铮誓言,他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披肝沥胆,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生命赞歌。
3,叶少华的人物生平
1924年任东莞明伦堂董事长。1927年冬,任广东筹饷总处处长、维持纸币专员,后改任广东中央银行副行长兼整顿金融专员,管辖造币厂和一切私人银行,1929年4月,辞去副行长职务。1937年至1941年再任东莞明伦堂董事长。抗日战争期间,叶少华曾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桂林办公厅参议、湖南省和广东省政府顾问、广东省银行董事。抗战胜利后,他不满国民党发动内战,1947年去香港参与李济深、何香凝、蔡廷楷等人领导的爱国民主活动。1948年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建国后,叶少华历任广州市人民政府参事、广州市红十字会总干事、市救济会理事、市公益事业联合会副主任、广州市聋哑盲人福利会委员、广州留东同学会顾问等职;并被选为广州市政协第一届至第六届委员、常务委员,广州市第二届至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8年,任广州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副主任,又曾任民革广州市第七届委员会副主席、民革广东省第六届委员会委员、民革中央第六届委员会顾问。1986年3月28日在广州病逝。
4,叶少华的人物简介
叶少华自1997年9月起担任中化重庆涪陵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职务至今,主持解决了公司一系列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技术改造项目、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和重大技术引进项目中的关键性的技术难题,为公司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提升生产能力做出了贡献。公司不断壮大发展, 连续15年保持25%以上的发展速度。从1997年到2009年,公司年年有新项目上马,年年有新的技改工程竣工,年年迈上新台阶。 涪陵化工脱胎于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建成的一个小化肥厂,历史较长,当时装备落后,产量极低。如何立足已有条件提高装置的生产能力,显得至关重要。叶少华立足企业,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推动了企业的技术进步,使企业走上内涵式发展道路。